【资料图】
日前,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中关村科金技术副总裁张杰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大模型的市场格局会是通用大模型多家并存,领域大模型百花齐放。领域大模型是有生存空间的,它是一个很好的ToB赛道,通过细分领域数据构建的领域大模型将形成自己的竞争壁垒。未来,金融、医疗、法律、政务等知识密度较高领域可能是领域大模型落地较理想的行业。在张杰看来,通用大模型和领域大模型,是上下游的关系而不是竞争的关系。通用大模型讲究大而全,领域大模型则小而美。“通用大模型是一个三高的生意,投资潜力和回报都会比较高,但不确定性也高。通用大模型,在算法、数据、人才、技术等方面要求均较高,因此选择做通用大模型的基本上都是互联网大厂或者科技大佬。相对而言,领域大模型对算力要求没那么高,但非常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人才既懂算法,又懂场景,还懂业务和产品设计能力。”张杰进一步介绍道。关于企业如何应用大模型,张杰认为可以由浅至深分为三种,第一种,对于知识总量不大的企业,可以采用通用大模型+提示工程的方式,针对企业具体的场景需求,由业务专家探索出提示词,此时企业需要的是一套灵活好用的提示词管理工具。第二种,对于长尾碎片知识(如SKU)很多的企业,需要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外挂一个领域知识库,针对具体场景、企业特有的问题可以让大模型去知识库里找答案,避免大模型的“幻觉”问题。第三种,对于领域常识总量大的企业,需要构建企业专属的领域大模型,将领域知识注入到大模型的脑子里,既保持通用的常识和推理,又具备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让大模型由文科生变成领域专家。这是一种领域大模型+领域知识库+提示工程的路线。“中关村科金始终专注于对话式AI赛道,重点关注多行业赋能,聚焦各类企业对话场景。”张杰表示,希望行业参与者能够形成一个生态,坚守各自的分工,共同推进行业的发展。例如大厂多做一些通用类大模型,在高精尖、有挑战的技术方向上多投入资源;有数据的厂商,可以与相关机构共同营造一个数据流通的生态圈。大模型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竞争的关键,业界也在讨论和预测大模型的终局。“未来,个别头部企业会去做大模型,其他企业根据大模型的能力提升每个领域的中小模型,中小模型再结合领域的知识,变得更专业化,这是一个大趋势。”张杰如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