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

专访|导演李漠:我就一直被别人说是个很装的人

时间 : 2023-09-08 11:15:4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杨茜


(资料图片)

飞机上精英打扮的男女分别落座,一个拿出Sally Rooney写的原版英文书,一个西装革履拿出香膏擦,并且没多久就开始搭讪……常看国产剧的观众实在很熟悉这装腔作势都市爱情剧套路里的每一步,男女主角或许之后工作有交集,在精装修的公寓和每一天的精致妆容里,开展一场套路里的爱情。

《装腔启示录》剧照

但接着往下看,会发现这次不太一样。女主角唐影(蔡文静 饰)要随时随地迎接不靠谱上司甩来的锅,绞尽脑汁巴结讨好客户却还是以失败告终,工作到凌晨3点才能拖着疲惫的身躯推开写字楼大门,回到出租屋。这一切都和开头体面的、精致的人设无关了。

一线城市中的打工人太懂这些镜头,这就是自己看似光鲜实则狼狈的每一天,也是《装腔启示录》在豆瓣得到8.2分的原因。

截至9月6日,《装腔启示录》豆瓣评分为8.2分

导演李漠近两年拍的戏,比如《我在他乡挺好的》《三悦有了新工作》均在豆瓣有8分以上,这在国产都市剧中非常难得,无论内容主题变化,李漠总是能精准地抓到现代都市年轻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不悬浮,真实,是对他的作品最多的评价。《装腔启示录》也不例外,主角们一边在人前装腔作势当精英,镜头又一边呈现着他们背后的真实想法,不少梗都能让都市人会心一笑。

李漠坦言,刚看到《装腔启示录》原著小说开头时他其实不太理解,“不知道这些人在干啥,为什么要写一个这么浮夸的故事,写一些这样虚伪的人”,尤其是小说中的许子诠还在唐影面前显摆了一把飞机可以贴胶带的知识,有一种油腻、很装的感觉。然而越往后看李漠才越理解作者要表达什么,许子诠送唐影回家,路灯一盏两盏三盏亮起,他们在楼下一起喂猫,都市人装腔的面具背后需要温暖真实的情感底色,“在我的人生体验当中也有共情之处,所以非常打动我。”

《装腔启示录》海报

李漠在小说中看到了以往在都市题材中少有的,对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生活态度的探讨,这让他有了着手做剧本改编的兴趣。他感慨,现在人的生活似乎都量化了,但这真的对吗?“爱情、事业和人生都被量化了,我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谈恋爱,他应该有什么样的条件,他应该对我怎么样,有一套模版,这个模版很理性,但是它未必准确。”李漠有着“复古”的爱情观,“最后你找到的那个人跟这些都没关系,但是你很爱他。”这和小说最终的主题不谋而合,男女主角在经过设防和试探之后,发现看似不靠谱的人是唯一留在身边的那个人。

而这个主题是被小说藏在表面对都市生活的价值观讨论中的,也就是对“装腔”的展现和讨论,这点李漠恰好也做过类似的思考,“小说里并不认为装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装有很多种,有些是为了攀比虚荣,或者是为了迎合某种社会现状在进行的一种社交方式,有很虚伪的感觉,但是有的时候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之前,有一些上进心不是坏事。如何去界定‘装’这件事情呢?这就值得探讨,很多事情并不是一竿子打死的。”

《装腔启示录》导演李漠

什么是装?

毫无疑问,这部剧首先的落点是剧名中的“装腔”。到底什么是装?李漠聊起自己的经验,“我就一直被别人说是个很装的人。”

他回忆自己小时候不太爱跟人打成一团,下课后自己骑车走得很快,同学们认为他装,总是独来独往。到了青春期,他去音乐学院学古筝古琴,但他觉得古筝古琴一点都不酷,于是开始玩乐队,穿上英式风衣,用起香水。长大以后,他曾对哲学有点兴趣,买了一些哲学书看,思考一些抽象的问题。

李漠觉得他就是不少人眼里“装”的人,他曾很抵触别人说他装。后来有一天,李漠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陈丹青的采访,改变了他对此事的看法。

“他说爱‘装’好,我从小‘装’到大,这不是‘装’成了吗?我好羡慕他,对一切事情看得都很淡,他知道他自己是谁,他知道他自己做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行为是为了什么,他并不愧于他自己做的事情,我觉得这是好的状态。”

《装腔启示录》剧照

李漠解释,每个成年人都有装的那一面,只是有些人羞于承认。“大家总觉得装这件事是表演,但是我们谁不在表演,你跟你爸妈的状态,跟男女朋友的状态,你跟领导的状态,客户的状态,每个人都戴上了不同的面具在伪装一个不同的自己,这种表演好像已经潜移默化成生活本能了,但这本身就是人与社会建立联系的方式。”

他逐渐有了自己对“装”的态度,“装是人的成长过程,找到自己的过程,试过才知道。如果我不喜欢,却硬要跟别人讲我很喜欢某部高深的电影,只是为了标榜我的艺术气质,这才是我想要讽刺批评的装。”

落实到剧中,如何去体现装?考虑到观众接受程度,李漠最终对原著中的“装”和犀利的尺度、开玩笑的尺度都做了一定调整,并且通过细节传达,这也是李漠自认最难拍之处。

《装腔启示录》剧照

“有些东西不是用台词和情节去表达的,比如说唐影在飞机上看的那本英文书,比如说许子诠跟孙总喝的那瓶酒,要是不理解是什么,你会觉得他很装,要是理解这类东西是什么,会真的觉得挺重要,但是我要是展开告诉你这酒多少钱,什么酒庄的,Sally Rooney的书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她在欧洲文坛里的地位,又太刻意了。只能让有心的观众去发掘这些细节,去体会到那种装。哪些在表面,哪些要藏又不能没有,每一处都做过讨论,毕竟要和观众在同一个语境里探讨‘装’。”

细节要藏,但表现出来的部分李漠则觉得不妨更大胆一点。比如蒋诗萌饰演的大王律师一角,就是一个言行浮夸的角色,出场就是在葬礼现场视频开会,接待客户刘美玲的段落也极其好笑讽刺,做西餐意面,看文艺电影,昏昏欲睡但表面还要暗暗强撑,简直戳中都市文青笑点。“不以一个现实主义的角度去看待剧情,以喜剧的方式去讽刺,观众就好接受一些。”李漠说。

《装腔启示录》剧照

演员和角色的相似

剧集逐渐展开故事,唐影和许子诠的疲惫感扑面而来,两人之间的拉扯与爱情也令人上头。

“我跟蔡文静是大学同学,十几年的交情了,她还拍过我的学生作业。”尽管交情在前,但实际上,李漠自认不太会讲戏,没办法把一个演员教成某个样子,因此选择蔡文静更多是基于她和角色的相似。认识多年,李漠知道蔡文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她很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上大学的时候就是这样,这种上进心跟唐影非常重合,底色有了,表面的东西都好演。”

看到许子诠这个人物,他就想到了韩东君。李漠看来,许子诠最大的特点是疲惫感,比如为了工作,一天可能要换四套衣服,“他不是为了帅,是为了应付不同的场合,比如早上要去陪企业领导打球要穿运动服,中午又要陪客户公司老板吃饭,得是理工男的形象,下午回到自己公司又要换回精英的装束……但是等到夜深人静回到家一个人的时候,他才会是他自己,是一个疲倦的人。”而通过一些公开采访和活动,他感觉韩东君身上本身就带着疲惫感,“这种疲惫感是我特别喜欢的地方,不总是积极向上的,把自己像套了一层壳一样,不经意表现出了累,让我觉得这个人像都市精英——看起来精致得体,但其实很辛苦。”

《装腔启示录》剧照

韩东君唯一的问题可能是太“直男”了,一些和唐影的互动爱情戏份需要指导。李漠笑言,韩东君很直率,实在不会装。“比如在馄饨摊,他说一共53,我就一个人扫码方便,你给我26块5就行了。原著小说里没有这段剧情,这是我的个人经验。还有一场戏是许子诠送唐影上楼,他在下面靠在车上,一开始韩东君没有设计动作,但我说这个时候你要有一个小举动,你自己设计,目的是让唐影觉得快乐。所以最后就有韩东君在楼下笑着挑了一下眉毛,他对着窗户里的黑暗,通过这个动作给在黑暗里的唐影传达‘我在这里’的意思。这事我做,可能有点油腻,但是韩东君很帅,他做就很合理。”

上头的爱情拉扯部分不少都来自李漠的“指导”,他自认生活里本身就比较细腻,好看的暧昧拉扯就是“界限问题,不说出来,但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能get我的心思,你就是那个唯一的人”。

暧昧期的试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男女主角,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走出来的演员蒋诗萌表演也很亮眼,她在剧中饰演唐影的上司大王律师,喜剧感十足。李漠在节目之前就认识了她,他记得当时很惊喜,“看到她,我就觉得表演系有进步,招了这样的演员。”这次合作后,李漠称赞蒋诗萌是戏剧掌握能力和人物塑造能力都非常强的人,自己给角色制造了很多高光点和细节,自带道具和台词,比如她拿着有自己照片的杯子跟唐影说“加油,像我年轻的时候一样”,杯子是蒋诗萌自己的,台词也不是剧本里的。又如,大王律师在家里接待客户刘美玲的段落,剧本里都是中文,蒋诗萌刻意用外语讲,让“装”的讽刺感更强。

我不是要替精英卖惨

唐影和许子诠一起坐在路边摊吃小馄饨以及两人在瑰丽酒店吃1288的下午茶分享耳机中的电影,是李漠反复提到的两场戏,这背后的对比是他想通过这部剧传达的思考。

“他们似乎是我们这个社会里面最终出人头地的终点,但我不想传达这种价值观。其实每个人都有心酸的那一面, CBD里有一间办公室,看起来很光鲜,但你始终是个打工人,也有办不成的事,还没有资格抱怨,这不是更惨吗?我不是让大家去同情他们,我们生活幸福与否并不该以物质和是不是所谓精英来界定,可能就是晚上下班了,有个馄饨摊。”

《装腔启示录》剧照

李漠喜欢的几个镜头也都与这个主题相关,比如说第一集的结尾,唐影在脑内幻想着骂完大王之后,出来用身体撞开写字楼的门。“可能别人不觉得那有什么好,但对我而言那个是真实感受。我们在都市生活里面加班到3点,推门出去,光鲜亮丽的楼已经灯灭了,街道上没什么人,非常孤独,白天的那些繁华好像假的一样,也没有人知道你凌晨3点才出来。”李漠强调他想表达的是,“他们也没什么好值得羡慕的,也没得体到哪去,你呕心沥血,寒窗苦读,兢兢业业,快要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个人,但是你看到需要付出的代价,你还要不要继续?大家在努力在拼搏,但那个东西真的重要吗?”

而在爱情这个主题中,最打动李漠的段落是唐影工作后很疲倦,许子诠也很疲倦,唐影在浴缸里泡澡,许子诠进来拿起《小王子》念了一段。

“一段爱情里面,在这么疲倦的个人生活之中,哪怕他只有20分钟,还能分享一段我们共同喜欢的故事,念一段书,这件事很打动我。现在的爱情似乎总要跟物欲扯上关系,买大房子大钻戒,带你去哪玩,出去多么有面子,但没有人看到时,我很累,却依然念书给你听,这不是超开心吗?那一刻我和你是被《小王子》连接着的。”

《装腔启示录》剧照

不悬浮是靠细节堆砌的

李漠的前两部作品主题也都是都市中的年轻人,都让观众觉得真实、接地气,把都市生活落地了,不只是大公司和高管,精致公寓和妆容,更多的是疲惫、挣扎、迷茫、寻找。

李漠认为,都市剧的悬浮多来自想当然,或者说有一些地方妥协得太容易。比如最基本的实景还是搭棚问题,“不实景,观众就不能理解角色的生活,很容易跳戏。”这次剧组在国贸两栋楼里借了一层用作拍摄,而《三悦有了新工作》为了实景拍摄,剧组找到了一个已经快要不营业的殡仪馆进行拍摄。

《三悦有了新工作》海报

“影像上的东西就是靠细节堆积出来的,我可以找个棚搭一个,外面放上绿布一抠,但观众能感受到整个环境是臆想出来的。这和实景的气质完全不一样,搭景拍,摄影指导永远要求楼道留宽一点,要下机位,这的确是很常见的方法,但是它不生活,就出现悬浮感、设计感。有时候我宁愿牺牲一些影视上的精致。”

实景只是表面的一环,冰山下更多的功课是在这个城市里曾经真实地生活过,有过感受,“你知道大家下班了去哪吃宵夜,日常消费是什么状况,喜欢喝什么样的饮料,什么时候去排队,什么时候坐地铁……是这些细节支撑了一个城市的样子,都市是通过人的生活状态来展现的。”他总结,从没把拍戏重心放在剧情上,而是放在生活上,“想要体现一部剧的气质,更多的是从不经意间的生活细节展现的,每个都市都不同,北京跟上海不一样,跟西安也不一样,跟纽约也不一样。”《三悦有了新工作》是在珠海拍的,因此那里和北京也不一样,是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到新城市。

《三悦有了新工作》剧照

更重要的是感受当下都市的人群特征,李漠有自己的解读,“都市里上班的这些人,他们有很好的学历,打拼了10年,他们不能为外人道的这些窘境尴尬在哪里?我每部戏的重点都是想要跟大家讨论生活背后的焦虑和抑郁。每个人都会焦虑,每个人都会抑郁,抑郁是因为以前的事过不去,焦虑是因为未来的事还没来。中国有个成语叫患得患失,都市人的常态就是这样子,总会困在过去的糟心事和对未来的担忧事里。这些本来就应该是都市剧要表达的主题,把这个东西抓住了,就能言之有物,不显得那么悬浮。”

“去殡仪馆住俩月你就会了”

谈到李漠连续得到好评的两部都市剧,李漠自谦,“都市剧不一定是最理想的题材,但是我最会的题材”。(他透露自己最想拍的其实是歌舞题材)。

有网友吐槽一些都市剧的悬浮时总会说,是因为编剧导演没上过班。李漠倒不认可这个观点,“没有什么不一样,无非你们在办公楼里上班,我在后期机房上班。干活过程里我也很痛苦,我也不喜欢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拍戏,晚上干到12点回来还要开复盘会,第二天还要继续起床干活。有些人觉得我是导演,都得听我的,可牛了,我没有这种想法,我跟美术指导、场工他们一样,无非干的活类型不一样。对我而言,大家都是打工人。”

“最会”还是源于真实体验,“那就是我的生活,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真诚地表达你体会到的东西,不会的就去体验生活。”李漠每次都有扎实的体验生活过程,这次是在CBD上班,“以前也不知道牢笼感那么强,但是你真的去办公室里上班,狭窄的工位,上下级的关系,竞争对手的考验,都面对一次,真的会对白领有新的认识。”上一次他甚至直接在殡仪馆上班,“我以前也不知道干殡葬过的什么样的生活,去殡仪馆住俩月你就会了,那时候我们天天早上6点去上班。”

这部要在殡仪馆上班的剧是《三悦有了新工作》,播出后在年轻人中反响很好。李漠回忆,当时光看剧本就已经“哭得不行”,“ 它表达的主题价值观很好,并不是告诉你死有多惨,而是告诉你活有多重要。这是充满希望的价值表达,是我觉得探讨生死问题很好的捷径和破题方式。”

《三悦有了新工作》剧照

真的立项进组后,李漠笑称因为要把殡仪馆当家一样,一开始心里打鼓,还去“假模假样算一下八字硬不硬”,等真去殡仪馆上班了,才发现并不像想的那么可怕,“我们的恐惧是源于不了解,那个地方就像一个车站一样,每个人都要去的,谁也跑不了,但是人们平时不会想这事,如果你平常去那上班,反倒是能平静面对这事,因为谁不死呢?应该正视它,正视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更要在乎自己活着时候的人。”

这部剧的拍摄过程让他收获匪浅,“如果带着生死的态度去理解我们的生活,我在这部剧中收获最多的就是活着挺重要的,应该感恩,得意也好,失意也好,不太重要,都会过去的,活着不是永恒,你在意的人也不是永恒在你身边,这么想问题,会对身边的人更珍惜一点。”

《三悦有了新工作》的可贵之处,在于我们从小很少有生死观的教育,尤其影视剧里更少,这部剧则用一个年轻人的视角逐渐了解生死之重,像是对生死观的一次补课。李漠也回忆,当时剧本“情感很重”,但他有意处理得比较轻,他认为题材本身够沉重了,讲述方式也重,观众会受不了,“这不意味着回避苦难,是讲述方式的问题,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苦难的反面就是快乐生活,不能只看一面。”

尽管现在印在李漠身上的标签是“很会拍都市剧”,但他也并未因此对未来的作品有什么包袱和压力,反而把自己看得很轻,“我并不害怕别人诟病我,在观众百忙之中,在人生那么复杂的境况里面,有那么多好玩的游戏可以打,可以去那么多运动项目,那么多工作要做,那么多家庭要照顾,还有时间坐下来看一眼我这戏,我就已经感恩戴德了。给我打一星我也感谢,最起码还愿意为了我这戏点一下鼠标,你还要人家怎样呢?人家花钱买了会员,就有资格评价。”

x